欢迎来到杭州装一网!| 登录免费注册 触屏版
您的位置:装一网>杭州站>一墅一境>促销活动>一墅一境|从拳击手到建筑设计师,他是如何肆意“玩弄”光影

www.zhuangyi.com/shop/131819/

地址:浙江省 杭州市 下城区 东新路845号

在线报价在线预约

  • 一居室
  • 二居室
  • 三居室
  • 四居室
  • 复式
  • 别墅
  • 其他

联系我们

杭州一墅一境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 杭州市 下城区 东新路845号

电  话:400-680-0011

联系人:孙榕

促销活动

一墅一境|从拳击手到建筑设计师,他是如何肆意“玩弄”光影

内容提示:凡是大成的设计师越是不会停下他的脚步,他创作的脚步,一墅一境也是如此,我们坚持自己热爱的别墅大宅设计,不断突破、创新,看到一栋别墅从无到有,看到业主对房子的憧憬和满意,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靠自学叩开建筑学界山门的人


他的履历表上,开宗明义的一句话是“公元1941年生于大阪,以自学的方式学建筑”。如此履历,若从事传统职人,或许尚不稀奇,但对执业建筑师来说,确实堪称“遗世独立”。他就是安藤忠雄


一个半路出家非专业的建筑设计师,当过木匠,打过拳击比赛,在旅行中被伟大的罗马万神庙震撼,边打工边自学建筑,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



清水混凝土诗人


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他的建筑大多采用水泥为主要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风格极简,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抽象简约的建筑之内,将光与影的艺术发挥到极致,所以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他的作品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一墅造一境,一界一人生。



像传统日本人性格里坚韧、禅寂——住吉长屋

地点:日本大阪


在这种“另类”建筑美学的支撑下,安藤忠雄1974年的一个设计项目“住吉长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大阪市中心,战后存留下来的一些木结构住宅随处可见。住吉区便有三栋连排的长屋,中间一栋需解体重建。面宽3.6米,进深14.4米,呈规整的长方形。面积相当狭小,不足52平米,以至于两侧山墙均需与左右两家共用,且业主的预算有限。


为以最小限度的构造确保最大限度的空间容积计,安藤用钢混结构浇筑了四周的外墙,只在大门处预留了一个入口,相当于在左右两栋木造长屋的中间,插入了一个混凝土箱型结构。


然后,像切蛋糕似的,从内部把箱体三等分,造成一个微观世界:以几何直线切割的空间组织呈向心结构,中间的三分之一是中庭,一层两侧房间一边是起居室,一边是厨房、餐厅和浴室;二层俩房间一个主卧室,一个儿童房间,中间仅以比门稍宽的预制板相连,作为廊桥。而廊桥之上并无屋顶,以确保中庭的采光。


这种结构,合理地实现了功能分区用水的公共空间在一楼,寝室在二楼。住宅完全对街道封闭,通过中庭,可感知四季变换和一日之中天光的明暗,甚至云彩的形状,同时确保了上下四个房间的私密性。


因中庭的开放性结构,通风性良好,这栋住宅半个世纪以来,甚至从未安装过空调。大阪下町的街道,狭窄而嘈杂,钢混的墙体,彻底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只预留了一个通向外部世界的调节器(中庭)。





颠覆土木工程学常识——六甲山住宅



地点:日本神户


如果说“住吉长屋”只是一份青年建筑师的创意作业,尚难以成就一位建筑家的“伟大”的话,那么九年后竣工的六甲山工程,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83年,在神户滩区的山间谷地中,出现了一幢造型奇异的住宅楼,背倚六甲山,俯瞰大阪湾和神户港,离海很近,风景绝佳,一座裸露着混凝土的现代风格复合式公寓住宅,嵌在山麓上,这就是六甲山集合住宅公寓(Ⅰ期)。山体呈60°倾斜,从上往下看,公寓楼与其说是“建”在山坡上,不如说是“挂”在几乎垂直的陡壁上。



在土木工程学上,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当初在与开发商方沟通建设方案时,对方的设想很简单:循旧例,把山铲平,然后在平整后的地基上建一幢十层高的住宅公寓。安藤问:“那后面的山壁怎么办?”开发商说:“反正那儿是没法盖的,恐怕只能当挡土壁来使用吧!”开发商的想法其实没错,也是高增长期日本住宅建设中惯常的做法。但那种做法需削山平地,挖土方量和施工费水涨船高另当别论,更大的问题是破坏环境,且建筑物与挡土壁的界面也存在引发山体滑坡的隐患。



多年后,安藤平静地回忆当时的情景:“我是抱着要在全球复合住宅建筑史上留名的野心,来应对六甲山集合住宅项目的。我被平地背后那片陡峭的斜坡强烈吸引。以建筑本体最底层作为测量高度的基准,即使是十层楼建筑,随着坡面每增高三米,基准线也会跟着增高。如此一来,就可以将高度控制在建筑基准法所规定的十米以下。施工比预想的还要困难,真正是“以命相博”的工程。在60°的斜面上建住宅楼,被认为是无视常识。但这种“常识”很快被颠覆:安藤采取因地制宜,把斜面削平之后深挖,将建筑“栽”入地下的工法,限高(按日本法律,山地建筑不得高于两层)和遮蔽率问题遂迎刃而解。




作为从住宅设计起步的建筑家,安藤对现代住宅有一整套基于环境艺术之上的功能主义理念。
在六甲山项目中,他把建地中的黄金位置最大限度地预留给公共空间,透过社区会所、游泳馆、健身房的落地窗,可眺望神户港的海景。绿地、步道、社区广场、空中庭苑、儿童乐园等设施,既保障了社区的宜居性和品位,又分担了通风、消防、避难等功能。






四座风格迥异的联合建筑——贝尼斯之家

地点:日本直岛


直岛上的贝尼斯之家(Benesse House)与其被单纯的称之为酒店,Benesse House或许更应该被定义为艺术美术馆式的度假旅馆。


它能为你提供最完善的直岛游览体验。窗外是壮丽的濑户内海景色,屋内是精致独特的现代艺术品。住进贝尼斯之家酒店,你已然置身于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

安藤忠雄巧妙的勾勒出了四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博物馆、椭圆体、公园、海滩。其中,“椭圆”客房尤为独特。它的六个房间围绕着一个椭圆形池塘建成,从这里,“椭圆”房间的客人可以搭乘单轨电车直达贝尼斯之家博物馆,继而可以搭乘免费班车到达附近的李禹焕博物馆以及地中美术馆。



世界上大概没有人不想在这里结婚——光之教堂

地点:日本大阪


安藤忠雄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数“教堂三部曲”,其中大阪茨木的“光之教堂”是安藤教堂设计中的经典。


“光之十字”的诞生令世人倾倒,让你看了就想在这里结婚。

安藤忠雄在湖南大学的讲座中提到:“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





把家种进山里——墨西哥蒙特雷别墅


地点:墨西哥


这栋别墅位于墨西哥蒙特雷西部,有一個游泳池,被群山和混凝土墙围绕,可眺望ierraLasMitras山景。建筑三层高,围绕着中央的双层图书馆,別墅中央是两个三角形的水池,建筑的其他功能区分別布置在两翼,其中一个布置了家庭起居室、餐厅和卧室,而另一个布置了主入口、客房和画廊。


该别墅建于山坡上,因此设计师在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分別创建了水平向和竖直的混凝土平面。一面混凝土墙上有一个大型矩形开口,形成远处群山的框景。而另一面混凝土表皮顺势而下,形成水池边的平台。





大屋顶切割光影艺术——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地点:中国杭州


以中国为例,安藤忠雄的建筑项目有北京国子监街的大都美术馆、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震旦博物馆,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海设计中心等等。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是良渚文化中心。清水混凝土的清冷与木制高书架的温暖相融。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偶尔目光离开书本望向窗外,清风吹拂下波光粼粼,恐怕没有比这更加动容的风景了。



大屋顶和整个庭院的几何切割将艺术中心和良渚的自然风光紧紧相连,屋顶下盖着3条方盒子,每个盒子承载不同的功能,十分简单的语言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空间。



这个“大开口”的走廊空间,三十级宽长的台阶对面,就是那一湾湖面。标识性的锐角三角形天顶,是艺术中心自然采光的来源。随着太阳的移动,投射下来的奔走的光影。



设计永无止境,每个设计师都如此


从矢志自学建筑开始,安藤的艺术道路已逾半个世纪。从七十年代个人住宅的小规模设计起步,经过八十年代的商业设施和寺院、教会建筑的中小规模设计,1990年代以降,开始向美术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发力,热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但他最热忱的还是住宅设计,因为这是最能给人们带来关怀的建筑。

凡是大成的设计师越是不会停下他的脚步,他创作的脚步,一墅一境也是如此,我们坚持自己热爱的别墅大宅设计,不断突破、创新,看到一栋别墅从无到有,看到业主对房子的憧憬和满意,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手机版

小程序

公众号